查看原文
其他

当记者遇上“赛先生”|科学新闻

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-04-09


阅读优秀的科学新闻,你会发现,即使是最深奥的陌生概念,也能通过通俗易懂且精确的解释呈现给读者。无论是新发明的诞生还是新应用的推广,科学新闻总能为读者提供一张可追溯的学术研究地图。在专业知识与人物故事之间,也有清晰的线索使科学的主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。更重要的是,科学新闻承载着人们蓬勃的探索欲。每当新的研究、发明涌现,人们总会产生一种熟悉的“旧”感觉:那种对新知的渴望与对未知的好奇,仿佛回到了童年第一次打开《十万个为什么》的激动时刻。

科学新闻,不仅关注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,还试图揭示科学发展过程中的文化、政治与伦理意涵。天文地理、科技环保、生物医药......都是科学新闻记者们追踪的领域,他们像一个“信使”,连接着科学界与公众,努力理解、阐释与传播专业的学科知识,缩短了科学与公众之间的距离。

科学新闻记者,这是一个让“赛先生”发声的工作,也是有着“知识壁垒”的职业。我们想拿起对谈的话筒,探寻他们穿越壁垒的过程与方法。我们好奇,是什么驱动他们成为科学记者?是否必须具备特定专业的背景才可以报道特定领域?面对全新的科学知识,他们如何做好案头准备?要阅读多少文献才足够?遭遇争议性研究,如何突破事实核查的困境?如何面对科学新闻的伦理问题?如何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,讲述吸引人的故事?怎样降低科学报道的“门槛”,使其更好地服务公众?

深度训练营发起了「科学新闻」系列,期待与科学新闻从业者对话,在回应上述疑惑的同时,了解他们与科学界的互动过程,探索让“赛先生”发声的方法论。


-END-

系列统筹|宋佳旻

文案|苗   睿

海报制作|陈宇龙

值班编辑|罗彦清

运营总监|温泓烨 梁   栋


 推荐阅读 

 [1]如果一个孩子是左撇子,你会矫“正”ta吗?| 对话另一种生活

 [2]王磊:省高院博士法官转型,“真诚的人可以做更好的律师” | 律媒共同体

 [3]公费师范生的自白:为什么我想放弃到手的编制?| 社会观察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